2016-06-21 打印 a a- 浏览量:
多年的旅游工作,让我对龙潭有着异于其他古镇不同的情感。在这里,我的老领导——龙潭镇党委书记熊伟用他对古镇的无尽热爱,精心梳妆着古镇妩媚的身姿和美丽迷人的风情。
摄影/邱洪斌
摄影/邱洪斌
“酉阳孤塔隐岚,巨石撑天未可探。闻道鲤鱼多尺半,把竿何日钓龙潭”。就在端午期间,带着对老领导的敬仰和思念,借着参加龙舟大赛的机遇,我们吟着《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先生当年离别龙潭时所写的这首《七绝》,迎着古镇那缕醇香,又一次走进这个亭亭玉立在酉东阡陌交错渔米飘香的龙麻大坝上的古镇。
龙潭,因伏龙下两个状如“龙眼”的汆水洞常积水成潭,古镇自“龙眼”之间穿过,形如“龙鼻”而得名。自蜀汉以来,曾相继为“县丞”、“巡检”、“州同”、“县佐”所在地。自宋及清600余年的“蛮不出洞,汉不入境”土司统治政策,造就了龙潭这一千年古镇独有的建筑艺术和神奇的民族文化。
摄影/邱洪斌
龙潭故事
古镇顺湄舒河而建,规模庞大,保存完好。3公里长的石板街、1.5平方公里的古民居建筑群、150多列封火墙、200多个四合院、“七宫八庙”等传统建筑粉墙黛瓦,浑然一体。青幽如玉的石板古街、鳞次栉比的青瓦屋面、青砖黛瓦的封火桶子、肃穆庄重的庙宇会馆、“四水归堂”的民居院落,众多的古桥、古井、古码头,形成了“宫骑龙头八卦井,阁跨凤尾九桥溪”等驰名渝、黔、湘、鄂的名胜古迹。著名乡土文学作家沈从文20世纪20年代住在龙潭,写下了著名的小说《边城》。抗战时,寂静的小镇成为大后方,1.5平方公里的小镇上云集了8万人,“小南京”的美誉蜚声全国。千百年来,这里就犹如的丰腴和成熟,带着几多妩媚;曾经千帆竞发,穿酉水进洞庭;曾经盐号、商行、店铺林立。因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被国内外游客誉为“武陵之魂”。
摄影/邱洪斌
摄影/邱洪斌
沿着徐徐延长的石板街,代表龙潭古民居最高空间艺术成就的吴家院子和展示大宅建筑艺术的王家院子、谢家大院、甘家茶馆、西南公寓、赵家院子等古院群落逐次映入眼帘。吴家院子主人吴士顺告诉我们,吴家院子是他祖辈遗留下来的祖业,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他的祖辈曾经是古镇上的大户,经营着古镇居民最需的百货日杂物质。主要是收购武陵区的桐油、生漆、茶棓,然后经船进酉水下洞庭,销售到湖南、湖北以及江浙等地,再将湘鄂、江浙一带的百货物质转运到龙潭销售。这样积蓄了300块银元,修起了这座极具土家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吴家院子。解放后,由于他的父辈弟兄分家,吴家院子分为吴家大院和吴家二院。现在经过修缮整理,已成为龙潭最具吸引力的景点。
摄影/邱洪斌
摄影/邱洪斌
“那时古镇上的人和睦相处。祖辈们在建造院子时,整个院子只设计了一个大门,但就这一个大门,却可以走遍院子附近20多家邻居,是真真正正的一门进万家”。 说起吴家院子的过去,吴士顺的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而王家院子、谢家大院这些古院落群,都是明末清初建筑,四合院、“三柱四骑”、“三柱六骑”布局。各院巷道相互连通,封火墙壁垒森严,气势恢弘。“我们这些院子在龙潭还不是最好的土家建筑。如果不是毁于国民党时期川军和湘军混战,占地近15亩,规模庞大的严家院子幸存了下来,就可以建一个‘武陵区民居’,就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人来古镇旅游”。
永胜街的石板街油亮可鉴,行走在上面,让人仿佛超越历史走进千年。满街的米豆腐、油粑粑,让人忍不住驻足一饱口服。要知道,古镇上的米豆腐、油粑粑、辣茶、李正元羊肉面、肖麻子米豆腐、汽汽糕,是明清以来就享誉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的传统小吃。
摄影/邱洪斌
摄影/邱洪斌
在甘家茶馆,样式古老而颜面班驳的茶桌上飘着盖碗茶的清香。喝茶的老人们在这里享受着闲适的生活,一边喝着浓茶,一边打着古镇上最为流行的大二。“龙潭古镇的地形就象是一艘顺河而下的大船。船头在当年酉阳州府迎接钦差大人的梭子桥。船舱就是七步坎到瓦厂湾之间的整条老街,桅杆就是王家大院,船桨是横跨湄舒河的两座大桥,而船尾则是在现在的酉阳一中。”在古镇,随便和老人们说起古镇的前世今生,老人们便会侃侃而谈。“龙潭的过去还有好多稀奇的事呢,你看过舞龙灯,但我们龙潭舞的‘鸭子龙’龙灯,你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龙潭是一个百龙聚会的地方”。
摄影/邱洪斌
摄影/邱洪斌
“龙飞凤舞伴祥云、舞伴祥云照红日、红日照祥云伴舞、云祥伴舞凤飞龙”。这首在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传诵了千年的龙字回文诗歌,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我们古镇渊源流长的龙文化。在古镇,龙文化标志物随处可见,桥有龙头桥,井有龙泉井,有龙东宝,路有龙翔路、龙泉路、龙小路,庙有龙王庙,有近百年历史的龙翔书院,景有二龙滚江、乌龙出、龙凤呈祥、龙洞、龙砣、龙裆、鱼尾龙头、蛇身龙头,有随处可见的石刻龙。特别是在解放那几年的每年春节初七至元宵节期间,古镇成为龙灯聚会的地方,金角老龙、鸭子龙、板凳龙等,多达百余条。百龙出游时间,盛况空前,古镇上烛火灼天。
摄影/邱洪斌
摄影/邱洪斌
虽饱经岁月的沧桑,“万寿宫”至今保留着许多行宫的物证,其中取黄花犁木做成的御用龙椅与座后屏风,造型别致,雕刻工艺精妙绝伦;御用床神及刻有“九五之尊”的二龙奇宝洗脸架、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仙鹤寿星均是烤贴真金,令人叹为观止。皇妃床、宫女床各有规格标准,花鸟虫草,活灵活现,身份地位一目了然,把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刻画得淋漓尽致。
龙潭故事
摄影/邱洪斌
老领导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古镇面貌的改变让我们思绪万千,正是因为龙潭古镇悠久的历史,使古镇人杰地灵,孕育了革命先驱赵世炎、原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刘仁、孙中大总统府秘书、同盟会员王勃、瞿秋白夫人王剑虹,共和国第四任总理、原全国人大李鹏委员长的母亲赵君陶等一大批优秀的土家儿女。在赵庄,赵世炎烈士故居是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邓小平同志亲手提写的“赵世炎同志故居”七个大字,高悬在故居朝门之上,光耀夺目。
摄影/邱洪斌
古桥魅影
这就是古镇龙潭,在湄苏河边,吟颂着雨打芭蕉般的词令小曲,散发着岁月中的缕缕醇香。如果你走进古镇,你会看到,这里写着飞檐翘角、悱恻缠绵、飘逸恬静的诗句。繁华慢慢沉淀的那丝丰腴,在青砖灰瓦马头墙和肥梁胖柱小闺房的温婉里,就像你牵手的恋人,妩媚端庄之间,把丝丝古韵沁入你的心脾。
摄影/邱洪斌
摄影/邱洪斌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邱洪斌 更新: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