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门口由凤凰山崩塌下来的一堆巨石垒在邓家岩旁乌江岸边而形成,巨石耸立如门,其间可通行人,签门口虽然算不上龚滩最别致的景观,但却是龚滩闪耀的文化景观。
就是这个狭窄而凹凸不平的通道,其间却浸透了脚力背夫艰难的汗水和心酸的血泪。这是昔日从龚滩下游码头的必经之路,也是上下码头的分界点。旁边一个并不宽敞的缓坡,就是堆码盐包的盐场。为了加强盐政管理,清政府在签门口特别设立关卡,只要背抬盐包者,过此关卡都要领取竹签子,一包一签。竹签子的多寡表明个人搬运数量的多少,“背佬二”(背夫)据此领取相应的报酬。若无竹签者,老龚滩口上游码头则认为非法而拒收。签门口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您可以细细观察老街的两侧石板上,有一些拇指大小的洞孔,这也是有来由的。因为古镇以前是热闹的码头和重要的货物聚散地,龚滩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在数万吨以上,水陆交通便利,来往商贾云集古镇,经济繁荣一时,名震西南。当时就有“钱龚滩,货龙潭”之称。在当时较落后的生产条件下,繁荣的经济以人力为基础。所以这里有很多的苦力搬运工,他们背着沉重的货物想休息又很不方便,于是就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当地人称“打杵”。从后面支撑在地上架住货物,背夫就可停下来稍事休息也不用卸掉货物,由于打杵造型特殊,它是在一根木棒上增加一个牛角式的弧,木棒底部钉一铁硝,所有背夫在行走时的步伐是一致的,即“三步一靠、九步一打杵”,久而久之就在石板上磨出一个个眼来,后来就形成了如今您看到的石板洞眼。